让京剧在年轻人眼中“没那么大架子”

栏目:聚焦资讯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11-25 11:19阅读量:18271   

京剧离我们有多远?不同时代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也许对于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来说,京剧是国粹,是精品,但它更接近于一种文化符号。很少有年轻人花钱买票甚至花大价钱去追“角”。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拉近京剧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迫切。目前很多戏曲人已经行动起来,尝试以另一种方式进入年轻人的生活。无论是广为传唱的北京歌曲,还是先锋音乐人实验中的北京方言歌谣,还是经过优化修改的小剧场京剧,每一次京剧元素的创新亮相都会引起广泛的争论。最近改编剧《吴家坡2021》的网络走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这个话题的新契机。

伍家坡2021的人气

最近,一部名为《吴家坡2021》的改编歌剧在网络上走红。

“啊,我的妻子王宝钏,我不应该多疑,我不应该轻言,结果忘恩负义……”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上,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戏曲演员用专业的唱腔唱出一段肺腑之言,也有普通网友通过假唱进行再创作,分享自己的感受。在Tik Tok,有很多有20万赞的封面视频。这首歌在河南卫视《中秋良宵》中由涂红刚演唱,在《我们的歌》中也由张淇和萧敬腾演唱。高频翻唱歌曲并没有让人听腻,反而引起了网友心中的涟漪。大家纷纷留言表示赞赏:“终于可以理解爷爷的审美了!”“国粹早就该这么唱了。”

《吴家坡2021》改编自京剧咏叹调《吴家坡》。伍家坡2021《龙梦寺之宽》原唱,本名李正宽,除了京剧改编曲作曲外,还是一名学习戏曲近20年的专业京剧演员。“我不希望听众把吴家坡2021归入流行音乐的范畴。”他说,《吴家坡2021》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主要是歌曲没有脱离剧中歌曲的范畴,以歌曲的形式表达心声,表现了薛平贵在吴家坡时的思想感情。“其实不管你唱什么京剧流派还是西皮、黄儿,最重要的是如何用内容打动观众。”

李正宽在改编创作时刻意与流行元素保持距离。从他的歌曲呈现上,不难看出,改编新歌的最终归宿是京剧本身。《吴家坡2021》并没有抛弃京剧的发音,其中的三级韵脚和歌曲全部来自京剧,只是尽量在原有京剧的框架内进行创新和改变。《吴家坡2021》在改编的旋律和歌词能让人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欣赏京剧魅力的窗口。

在此之前,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家都曾表演过《红鬃烈马》,老盛与旦娇的对唱成为经典,《吴家坡》成为京剧经久不衰的唱段。但对于外人来说,“红鬃烈马”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于魁智曾说:“传统艺人要根据自己对京剧的理解和多年的实践,结合观众对京剧艺术审美的新需求,研究表演形式和内容,培养新一代观众。”

情况紧急。好在越来越多的“李正宽”带着他们的“吴家坡2021”在路上。

京剧的“大架子”

在《吴家坡2021》走红之前,李正宽已经在京剧的创新上做了很多尝试。

皮丘,哆啦a梦,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他曾经将很多年轻人熟悉的动画主题曲与京剧结合,试图让京剧在年轻人眼中“不那么宏大”。

那么,京剧在年轻人眼中意味着什么呢?

“听惯了流行音乐的人来京剧,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副歌在哪里?为什么歌词和音调像轮子一样转动?-这就是问题所在。“谈及改编京剧的初衷,李正宽说自己很喜欢传统京剧,但说服不了同龄的年轻观众去看。具有流行音乐结构和传统戏曲元素的京剧民谣的出现,为他提供了一种平衡的方式。这也点出了京剧在当今市场遇冷的原因。

90后戏曲爱好者吴欣欣说:“传统京剧属于板腔体风格。上下句旋律对称重复,主歌和副歌没有区分。所以在一些听众眼里,旋律平淡,很难抓住重点。”

节奏的处理也是创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包括京剧在内的大多数传统戏曲都起源于农业文明,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京剧表演的一大特点就是“慢”。虽然慢节奏可以更充分地表达情感,但必须承认,享受“快信息”和“快娱乐”的年轻人,没有耐心等待一句歌词的结束。而节奏紧凑、情节密集的《四郎探母》中“坐宫”的歌词,外行人很难理解,因为京剧中使用的语言不是地方方言,而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地方方言混合。新戏迷还需要熟悉一段时间,更何况是还没有对京剧产生兴趣的外地人。

扑朔迷离,有一些招式是外行人很难理解的,比如古装水袖,既可以表达辛酸,也可以表达失望、愤怒、恐慌等情绪。每种情绪都有固定的表达方式;演员们举着云旗跑来跑去,表演“云起飞雪”。“赵一风格”在数百年的京剧发展演变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京剧发展至今戏迷的一大看点,也成为外行人难以跨越的门槛。

可以说,提高京剧的审美和理解能力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唱、读、演”的艺术手段,既是京剧演员成长蜕变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基本功,也是观众更好理解剧情的基石。一部经典的京剧,可能会被死忠戏迷长期喜爱,也会在京剧演员年复一年的打磨舞台中达到表演效果的巅峰。然而,这并不是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对他们来说,表演几十年只是枯燥的重复,新作品层出不穷,这才是最喜欢的发展方式。面对新老戏迷的争议,于魁智说:“过去‘十年磨一出戏’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多条腿走路”是最优解。

《吴家坡2021》走红后,李正宽利用歌曲的流行优势,先后创作了《平桂别腰》、《汾河湾》等北京话民谣,在探索京剧流行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就像几条腿走路,有的负责传承,有的负责发展。”李正宽说。面对发展困境,“多足行走”无疑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于魁智曾说:“京剧的发展需要多条腿走路。先进艺术的传播和推广不仅要靠舞台,还要通过其他各种形式,让京剧创作者享受创作过程,激发京剧的生命力。”

在弘扬和推广京剧艺术方面,北京歌曲流行了几十年,这是很多新观众了解京剧的开始。《情》《醉新贵妃》等一批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北京歌曲,在表演形式上避免“唱、念、打”,让普通乐迷既能过瘾又不失京剧韵味。也有很多京剧名角利用京腔从舞台走向了更大的舞台,在更多观众面前展示了京剧的魅力。一位哔哩哔哩up主曾一口气更新了25个京剧《宫中皇后》的配音版本,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这些都为京剧扩大影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虽然一些京剧爱好者称京剧“一文不值”,但唱功不好的也必须承认,这种新颖的形式对京剧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专业演绎层面,小剧场戏曲和新京剧的出现也增加了看点。谈及新京剧的创作,于魁智说,“年轻观众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以及对舞台艺术的审美追求,让他们不仅仅是听、看,更是感受。他们必须和演员一起呼吸,被感动。任何新的创作形式,作为演员,都必须与观众的审美需求感同身受,而不是自娱自乐。”小剧场戏曲最主流的观众群体是80、90后的中青年,很多中青年京剧演员都参与了创作。小剧场戏曲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形式,都带有现代都市气息,为广大观众提供了《马前泼水》、《春宴》等一系列优秀剧目,让年轻观众感受到戏曲活泼精致的一面。

随着短视频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京剧的知名度水涨船高。但是,热度来的快去的也快。“有朋友听说过《吴家坡2021》,很喜欢,但说到《红鬃烈马》,大部分人还是没兴趣看京剧版的视频,更别说去剧院看歌剧了。”吴欣欣表达了对“京剧热”的担忧。北京歌曲很美,也很朗朗上口,但是粉丝们有兴趣了解更多京剧唱腔背后的故事吗?小剧场的折子戏或许精彩动人,但结束后,年轻观众会不会把一时的喜爱转化为看京剧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京剧和更多传统戏剧的发展,只有在完整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创新,让传统文化的老化得以持续。

在《龙梦寺之宽》后续作品的评论区,有人觉得“原唱没火”,也有人劝被歌曲迷住的网友冷静:“这是改编,不一定听的是真正的戏曲。”这样的留言不禁让人深思。信息时代的浪潮给京剧艺术的殿堂带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的观众,大浪淘沙之后,还会有多少热度和关注度?至少,与时俱进是目前京剧发展的最佳选择,也是艺术家不应该回避的话题。“京剧的发展之路,其实就是与时代共命运之路。”谈及未来的创作方向,李正宽如此表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