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下考古遇上高科技

栏目:聚焦资讯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11-24 22:38阅读量:19874   

日前,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我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一个由22根巨型曲梁组成的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了长江口古船2号。经过4个多小时的连续水下起吊,打捞工程船“奋斗轮”中间的月池缓缓浮出水面。这也意味着,经过70多天的奋战,长江口古船2号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据相关专家介绍,从发现到水下调查,再到整体打捞,科技赋能一直是推动古船考古和文物保护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动力。

填补了晚清古船的空白

2015年,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长江口崇明衡水水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时,通过声纳扫描等技术发现了一艘古代木船,其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为了进一步了解古船的性质和年代,从201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国内专业机构每年都对古船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和多学科研究。

经过7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和勘探,长江口2号古船的基本情况已经查清——是一艘木制帆船,确认其年代为清朝同治年间。其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在5.5米深的淤泥中,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经发现有31个舱室。从目前的调查来看,推测最有可能是清代上海大量使用的沙船。

选取了4个船舱进行小范围清理,在船舱内发现了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此外,还有大量的文物,如紫砂器皿、越南水烟罐等。,也从船体及其周围出现了。特别是出水的青釉杯底书中有“同治年制”,为古船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江口古船二号是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里程碑式发现,填补了我国晚清大型木帆船研究的空白。同时,长江口2号古船船体的完整性及其丰富的文物对中国乃至世界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突破浑水环境下打捞的瓶颈

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长江口,很难找到水下文化遗产。

浑水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瓶颈。水下考古之初,上海市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开展跨界合作、联合攻关,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下成像装置”,研制“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纳、侧扫声纳、浅层剖面仪、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装备,在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成为长江口2号古船发现的最重要因素。

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用整体打捞方式对长江口2号古船进行保护后,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整合国际上最先进的打捞技术、技术路线和设备制造,最终研究形成了世界首个“曲梁文物非接触整体迁移技术”对这艘古船进行打捞。

据介绍,该技术创造性地集成了核电弧梁加工技术、隧道盾构掘进技术、沉管隧道对接技术,并采用了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等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此外,为了顺利、安全地将曲梁形成的沉箱吊起并护送至码头,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专用打捞工程船“李芬轮”。“奋斗轮”两端装有同步升降装置,船中间有一个开口,还有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梁穿好后,曲梁沉箱装上古船,由“奋斗轮”直接从海底吊至中月池,再运至码头卸船。

相关专家表示,这些首次在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应用的技术,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为水下考古整体打捞模式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增添了新案例,为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国经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