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打卡者众多,艺术展变“景区”?

栏目:聚焦资讯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8-19 11:35阅读量:14149   

“本该安安静静看着自己作品的美术馆、画廊,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等着拍‘网络同款名人’的人!”前不久,在参观外滩某画廊的展览时,在外企工作的陈玲和同伴受到很多前来“打卡”拍照的参观者的影响,几乎无法正常欣赏自己的作品。甚至有人痛斥“这不是菜市场”。

“闲暇时看展览”已经成为很多上海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但在一些艺术爱好者看来,大量参观者“打卡”不是为了欣赏艺术,而是跟风,扭曲了展览的初衷,影响了正常观看的人;但也有人认为,对“打卡”展的狂热,说明这些参观者对艺术有一种向往和追求,大众化的艺术展,必然挤满了参观者,没有哪一种参观者是“低人一等”的。

"平衡客流和展览体验是对上海蓬勃发展的展览趋势的考验."在一些美术馆、画廊的经营者看来,这样的纠纷说明他们“做得还不够好”:“应该把欣赏艺术的理念和方式普及给更多的人。”

画廊变菜市场?

前不久,陈玲和同伴去外滩参观了德国艺术家安吉拉·格雷扎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太空之泪”。这位艺术家擅长将纸张交织形成大型雕塑艺术作品,最近被多家艺术展社交媒体列为上海“必看”展览。

进入画廊后,陈玲发现许多参观者聚集在一起,在展品前互相拍照。有人在悬挂作品前来回走动跳跃,让同伴捕捉动态瞬间。为了尽可能制造一个“空”的效果,他会拿着相机等待时机,甚至会要求周围的人让路。“我尽量不出现在他们的镜头里,结果发现几乎不可能走动。”陈玲抱怨,除了影响正常参观线路,还有人“霸占”展品拍个人照。“比如一件艺术品中间被掏空,有人站在一端,让他的同伴从另一端拍摄。拍完之后,他要检查一下。如果他的表情和光线有一点不满意,他就会继续跑回去拍。”尽管整体控制了游客流量,但拍照引发的各种谈话弥漫整个空间,“耳朵嗡嗡作响,像在菜市场”。

回国后,陈玲在社交媒体上发现,许多参观者和自己有同感,她还发现了展览中的多个热门照片点,这些照片点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了相同的“网络名人照片”。“不仅照片拍的姿势一样,连动作都模仿”。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账号是“打卡攻略”,从拍摄位置到动作表情都有演示。在英国伦敦学习艺术和设计的市民谷玮感到很失落。“原本培养精神的艺术展,难道只能成为‘人造景区’吗?”

「打卡」有问题吗?

记者联系到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艺术展“打卡照”的市民魏女士。网上对去看艺术展的人的“打卡照”的声讨让她很生气。有人称他们为“艺术袁”,这让她更加气愤:“难道只有来打卡拍照的人才影响观展体验吗?”

魏女士说,她在参观浦东美术馆时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交通繁忙的情况下,一些艺术爱好者总是站在一件作品前欣赏它。一旦有人谈论它或带孩子靠近它,就会被他盯着看,甚至批评。“也许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爱好者,但他也影响了其他人观看展览。”

日前,在外滩的另一家美术馆,记者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四个艺术爱好者围在一幅作品前,从画家的生活经历谈起用色技巧,再联系到自己的业余创作。他们十分钟不移动位置,其他参观者无法正面欣赏这幅画。直到有人提醒他们,他们才离开。

“展览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为什么艺术爱好者认为自己可以高人一等?”在魏女士看来,在艺术展和育儿教育中拍照打卡的群体,很容易在网络上被艺术爱好者诟病。“但对公众开放的展览,从欣赏和利用的角度来看,本来就是多元化的社交媒体”。

也有专业人士支持普通游客“打卡”。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曾说,观众去博物馆、美术馆拍照是好事,欣赏美景需要时间。拍照是培养大众对博物馆、美术馆感情的起点。他还鼓励家长积极带孩子去美术馆,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氛围。

魏女士说,“欣赏艺术,追求美,不应该有鄙视链。”

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我们需要打孔卡。"经营画廊的高先生并不避讳如今“流量”对艺术展的重要性:依靠门票收入的艺术展需要更多的参观者,甚至以代理销售作品为主的画廊也需要扩大艺术家和作品的知名度:“现在的艺术消费群体中有很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广泛关注的艺术家和作品更容易得到他们的关注和认可。”

许多美术馆试图平衡“流量”和参观体验:提前预订、会员制参观、门票等。一些场馆还明确禁止携带专业相机和三脚架,以减少展品用于商业摄影和对其他参观者的干扰。

“除了限制,艺术机构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参观者的引导,让他们的关注点从拍照打卡转移到欣赏艺术品上来。”谷玮参观展览时,强烈感受到“很多艺术机构不谈人”。在她看来,在上海这样一个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艺术展的城市,专业机构应该“去神秘化”艺术,“很多刚接触艺术展的人,内心都是胆怯的。首先,他们想看看作品在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就可以进阶到从艺术作品中获得个人感受,然而很多艺术机构给出的指南、文字介绍等云里雾里的辅助内容,就更让人看不懂了。我们是缺少懂艺术又能通俗表达的复合型人才,还是故意的?”

在高先生看来,年轻人愿意在艺术展上打卡,说明他们对美和品味有追求。“除了必要的限制,专业机构应该在周边社区和公众中普及艺术教育,很多博物馆已经在尝试了。也许在更多人欣赏到提升的能力后,流量和感知就不再是问题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