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考古成果再上新“祭祀坑”年代确认

栏目:聚焦资讯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6-14 10:33阅读量:9449   

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三星堆出土的近200件样品进行碳14年代测定,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公元前1012年,为商代晚期。通过进一步确认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证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告称,从2020年起,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2020年至2022年,共发掘祭祀区1834平方米,基本确认祭祀区大致为西北至东南,与北侧三星堆城墙平行的长方形分布范围,面积近13000平方米。

到2022年5月,“祭祀坑”K3、K4、K5、K6的实地发掘工作已经完成,其中K3、K4已进入整理阶段,K5、K6正在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K7、K8正在进行埋藏文物提取阶段。目前,上述6个坑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万件,其中较为完整的文物3155件。

报道称,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相关的多学科研究成果丰硕。出土的陶尖底灯、陶领罐、陶折口瓮等。与金沙遗址兰苑遗址中的类似器具形状相似。可以得知,除了有5号坑和6号坑断交外,其余坑的埋葬年代与商代晚期相同,约在3200-3000年前,近30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葬年代的争议得到了解决。

同时,相关科考队发现了此前从未见过的青铜面具、转头跪地的人物、祭坛、玉刀等器物,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门类;认为三星堆青铜铸造工艺是扇形铸造法和分体铸造法的结合,采用了铆接、芯骨等技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丝蛋白分析,在许多坑中发现了丝,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夏商时期没有丝的空白。通过植物考古,明确了4号坑的骨灰以竹子为主,还有其他阔叶树如润楠、禾本科如芦苇、棕榈科、白菜、大豆、藜等。,表明古蜀气候温暖湿润,祭祀区靠近河流,植被茂密。这一系列新发现,呈现了三星堆遗址更加完整、丰富的品种和文化内涵。

通知还指出,这次发掘中发现的一些新文物显示了三星堆遗址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密切文化联系。三号坑和八号坑出土的铜尊、铜边和铜边是中原地区殷商文化的典型青铜器。3号和4号坑出土的玉琮来自干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7号和8号坑出土的是玉经和玉器。但从神树、顶像跪姿和大量龙的图像来看,三星堆遗址的使用者在自我认同、礼仪和宗教、对天地自然的认识等方面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使用者相似,这无疑说明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在通报中表示,下一步,将在文物修复保护中延续“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开放理念,邀请国家高水平文物保护修复及相关研究团队参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的前期保护研究和整理,为修复提供基础支撑和技术积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