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探寻古代文明密码,必须仔细研读古籍善本,那么记录当代文化建设成就,数字版本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电视剧《扫黑风暴》,呈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惊心动魄;小说《大国重工》,描绘中国重大装备研发的艰辛历程;音乐《沪侬江南》,展现海派文化的独有气质与韵味……前段时间,“中国国家版本馆首批网络数字版本入藏仪式”举行,共接收包括上述作品在内的45项网络数字版本,覆盖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游戏、数字文保、数字音乐等五大类。
版本,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金种子”。从龟甲金石到竹简布帛,从雕版刻印到活字印刷,从铅字排印到激光照排,从有形载体到虚拟载体,版本的迭代见证着文明的进步。网络数字版本,是数字中国建设与发展进程中,传承中华文明的数字化载体,是中华文明迈入数字化时代的最新版本。如果说探寻古代文明密码,必须仔细研读古籍善本,那么记录当代文化建设成就,数字版本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数字化资源有其短暂性和脆弱性,随着软硬件环境更新换代,支撑它们保藏展示的条件很可能会不复存在。及时将其纳入国家版本收藏序列,十分必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近年来,我国网络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涌现出一批受到广泛欢迎的作品。此次入藏的网络数字版本,正是其中代表。《敦煌:生而传奇》《邻家诗话》等视频作品,以纪录片、动漫等多种方式反映时代新风;《复兴之路》《朝阳警事》等文学作品,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体现出一定的思想高度、情感温度和生活厚度。
网络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化的载体与形态,也为文化保护传承创造了新的可能。比如,此次入藏的“数字长城”项目,首次通过扫描重建,以数字化形式复刻了一段长约1公里的喜峰口长城,让用户在手机端就能以毫米级精度欣赏长城雄姿。“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计划”则针对珍贵乐音、古乐谱因缺少系统记录而消逝的问题,建立围绕声、谱、器的数字资源库,使《广陵散》失传的遗憾不再出现。这些数字版本赋予了传统文化产品新的生命力,让更多文化创造得到铭记。
必须看到,进入数字时代,人类的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哪些是可供后人展示、交流与研究,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真金”?从首批入藏的网络数字版本来看,入选者多为传承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形象的精品力作。从版本视角做好新时代中华文明的记录典藏,仍需不断探索入藏的工作机制、流程与标准,使之不断常态化、机制化,推动更多优秀网络数字版本流传后世。
中华文明的传承,如同长江黄河一样奔腾不息。每一次新版本的诞生都为这条大江大河注入新的水源,赋予它更加充沛的力量。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典藏就有了取之不尽的活力之源。保护好、发展好每个时代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民族文化血脉就能不断延续传承、焕发生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