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华为与长安成立新公司,华为的车业务独立后,余承东这段时间真的是忙得不亦乐乎,刚在智界S7发布会上邀请完一汽等车企,如今又质疑起了友商小米的技术,举手投足都是为华为的鸿蒙智行打CALL,为了让更多车企能加入华为生态圈也是拼了,这不最近华为又把手伸向了奔驰和奥迪。
日前,据相关媒体报道,华为公司已接触奔驰、大众旗下奥迪品牌,询问他们是否有兴趣买入其新智能汽车软件和组件公司的少量股份。
报道称,华为最近几周已经与奔驰进行了初步谈判,并向奔驰提议购买 3% 至 5% 的新汽车公司股份,估值还有待协商。但是,奔驰并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推进,因为奔驰想继续掌握集团软件业务,以维持其高端品牌定位。
至于奥迪是否会和华为合作,知情人士称暂时无法确定,不过奥迪与华为,早在 2018 年就建立了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展开合作。
华为的步步为营
自从2019年宣布杀入汽车行业,到目前为止,华为与车企合作一共有三种商业模式:一是售卖标准化汽车零部件的Tier 1模式;二是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三是深度参与产品、整车设计,以及提供销售网络渠道的智选车模式。
由于一开始许多品牌对与华为合作能带来何种结果存疑,其智选车模式也只能选择赛力斯这样在乘用车市场没多大声量的品牌合作,如今华为凭借着问界打出了名号,也是吸引了许多车企抛来橄榄枝,目前与奇瑞合作的智选车智界S7已经上市,江淮更是与华为签下了十年长约,力求成为与华为绑定最深的那个。
不过眼下这些品牌并不能满足华为的胃口,华为是想成为整个汽车圈的供应商,之前余承东就喊话一汽,未来更是希望上汽、东风等国企加入到华为系,更多的伙伴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充足的资金也可以更好的帮助这些车企造好车,同时华为车业务也能自负盈亏,一举多得。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华为的车企“朋友圈”不断扩容,未来其他智选车企和一汽、东风等有望加入,华为智驾能力领先,通过赋能整车企业,快速推进中国汽车智能化水平。
而与赛力斯的问界就是华为打开市场的敲门砖,如今问界M7又如此火爆,华为车业务也是想趁热打铁,拉拢奔驰与奥迪这样的国际品牌,真正从国内走向世界,实现天下汽车大一统,这是华为车业务的最终计划。
知情人士称,华为此举旨扩大中国品牌以外的伙伴关系,同时,华为也希望外国投资者的存在有助于保护其业务免受更多潜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
奔驰为何兴趣不大?
虽然华为觉得自己智能技术如何遥遥领先,但奔驰却不以为然。
鉴于华为合作的模式,合作品牌需要把大部分话语权交给华为,而奔驰希望保持对软件的自主权以维持其高端品牌定位,不希望将相关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供应商。
目前奥迪对华为邀请的感兴趣程度尚无法确定。但知情人士称,奥迪和华为正在计划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将用于2025年后在华销售的奥迪车型。另一方面,上汽智己已经成为奥迪的战略合作伙伴。奥迪似乎没有理由再与华为新公司合作开辟一个新方向,尤其是在上汽集团早已看透华为合作模式的前提下,奥迪大概率也不会选择把灵魂交给华为。
和那些与华为合作的品牌相比,尽管BBA电动化转型不尽人意,但它们依然是市场上的顶流,无论是市场表现,品牌溢价能力依然是国内车市顶级的存在,目前这些豪华品牌也在积极转型,虽然转型效果不显著,不过BBA有充足的资金与时间等待,BBA还没到要靠第三方来拯救的地步。
再加上奔驰、宝马和奥迪这三大德系豪华品牌都有各自的“网络”,奔驰的合资企业以北汽集团为中心,宝马汽车的合作伙伴是华晨,奥迪有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两个合作伙伴;三大品牌拥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也很高,所以其与任何企业展开新的合作都会影响到目前的关系网络。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强表示,从当前来看,有意投资华为车BU新公司的车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汽车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有强烈需求的车企,另一类则是希望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来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车企。不过,在智能化需求愈发普及的另一边,也意味着华为新公司吸引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头部车企或许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华为今年注册了多个运输工具类商标,包括游界、致界、霄界、鸿蒙界、筑界、享界、揽界等十余个。市场猜测,这些商标大概率都是为鸿蒙智行生态联盟准备的。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与华为开展智选车业务合作,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是否会造成严重的内部竞争,目前来看还是未知。
业内人士表示,华为新平台的组建,将对华为智选车业务发展方向带来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随着合作车企的增加,华为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协调好合作车型,平衡各家车企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重新统筹建设渠道、门面规划等问题。
就目前和问界的合作模式来看,华为和车企的合作会涉及车型设计、市场营销、工厂建设等方方面面。许多车企特别是那些头部车企会担心与华为合作得到什么,它们虽然想要快速实现电动化转型,但它们更想留住灵魂。所以对于想要快速实现盈利的华为车业务而言,目前不是加入的车企越多越好,而是能拿出一个让车企与华为车业务共赢的方案才是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