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浩俊
据网易科技报道,5月17日,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的现场,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连续发问:如果梁文锋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如果王兴兴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宇树科技吗?如果汪滔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大疆吗?
虽然王树国校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但是,释放的威力却是越来越大。因为,无论是DeepSeek还是宇树科技,以及大疆无人机,都是当下科技界、实业界备受关注的企业,且不仅仅是中国科技界、实业界,也包括国际科技界、实业界。而更受关注的,是三家企业的创始人,都不是高大上的博士生。
于是,有关学历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会让人禁不住要问,学历等于能力吗?有高学历就一定能够出好成果、做好领导、当好企业家吗?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无论是地方政府引进人才,还是企业招聘人才,医院、学校选聘人才,或者提拔干部、评定职称,甚至年轻人找对象,都会把学历看成是非常重要的条件,达不到需要的标准,就无资格报考,更别说录用了。特别是教师,小学、初中竟然也要引进博士生,干嘛呢?博士生就能教好小学生吗?至于街道什么的,也在聘用博士生。
当博士可以像过去的初中生、高中生一样使用后,博士的含金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而选拔使用干部也在用学历做条件,谁还有耐心去锻炼能力、提高水平、好好工作呢,都去争取学历好了。结果是,有条件、没条件的,都是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生。特别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有几个敢拍着胸脯说,好好上课的,认真写论文的,论文是自己写的。没有,但是,博士的学历都拿到手了。那么,这些博士的含金量如何,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会感到可笑。
我们并不认为,年轻人不能追求学历。有一个相对较高的学历,对他们就业是有帮助的。反过来,为什么年轻人都要去求学历呢?哪怕是混学历,也要把学历提高呢?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来回答了。公务员招聘要看学历,教师、医生要看学历,企业要看学历,甚至有的地方环卫岗位的管理人员也要看学历,那让年轻人怎么办?只能为学历而拼命了。
只要把心思放在了学历上,就不可能把时间、精力花在能力提升上,学历与能力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呈反向作用,学历的池子里,污泥就会越来越多。诸如董小姐那样抄袭博士毕业论文等方面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多。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有些所谓的博士生,他们读博的时间里,除了查阅和拼凑资料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外,其他方面和本科阶段可能不会有多大提升。他们如果能在本科毕业就创业,到博士毕业,或许已经拿出不少成果了。就像王树国校长发问的三名没有博士学历的企业家,都拿出了博士生只能望其项背的成果。
也就是说,本科生与博士生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博士的实际能力与学历的匹配度已经越来越差。
这也意味着,对学历的池子,到了需要清淤的时候了。再不清淤,学历有可能成为扼杀年轻人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那么,当如何来给学历池子清淤呢?首先,应当在认识上给学历降温。学历很重要,但学历不能成为招公、招聘、提拔等的必要条件,而只能是充分条件。如果成为必要条件,势必会降低学历的含金量,让混学历变成常规手段,最终,出现学历越高、能力越差的现象。为什么在过去有一段时间里,工厂的工人不相信大学生、看不起大学生,就是因为有些大学生完全没有动手能力。好不容易纠正过来了,切不可又因为过度在意学历,再次让工人看不起博士生啊。
其二,学校要培养能力博士,而不是学历博士。现在的很多学校,看似博导一大堆,真正够格的,没有几个。硕导就更不用说了,有水平的比例更低。导师的水平如此之差,博导、硕导资格那么容易取得,还怎么能够培养出好的硕士、博士来呢?因此,学校必须先从老师入手,提高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再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否则,要想让学生毕业后取得好的成果,难。
第三,严格学历在读的标准。眼下,在读的硕士、博士很多,相当一部分人员的博士生、硕士生学历,都是工作后获得的。并不是说工作后不能继续学习,继续提高学历,而是继续学习和提升学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能力还是为了单一的拿学历。如果是为了提升能力,就得处理好与工作的关系,实实在在地花时间学东西,而不是为了拿学历。否则,就失去继续学习的意义了。恰恰是,奔着能力去学习的,占比很低。如此,就必须对在职提升学历提出更高的标准,让更多的人真正把学历提升当作能力提升的手段,而不是为学历而学习。
第四,给年轻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应当从现在就开始,招工、提干等,必须把企业和基层工作经验作为最主要的考量条件。招公必须到企业和基层招,没有三年以上基层和企业工作经验的,一律不允许报考公务员。什么博士、硕士,学历没用,能力才重要。没有企业、基层工作经验的,学历再高,也不能重用。从而让年轻人能够都主动到企业、基层工作,锻炼能力、提高水平。那么,整个公务员的队伍素质就能提升,年轻人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会更大。
所以,王树国校长的三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你我可能都知道,那就是给学历池子清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